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中国地学期刊近六年 (2012~2017)的国际影响力

来源:地学前缘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不仅是国内出版业研究的热点[1],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能为国内作者、读者、编辑、出版者等相关从业提供参考。但目前国际知名的期刊评价如Thomson Re

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不仅是国内出版业研究的热点[1],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能为国内作者、读者、编辑、出版者等相关从业提供参考。但目前国际知名的期刊评价如Thomson Reuters的JCR只能给出Web of Science收录的100多种中国大陆期刊引证报告。我国大多数学术期刊影响力数据欠缺,导致期刊发展方向和目标较模糊,相互之间的比较竞争也不清晰。因此,2012年,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技术文献评价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研制发布了首份全面评价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名单。在这份名单中,首次公布了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这是我国首次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全面、系统地揭示我国学术期刊走向世界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标志着我国学术期刊有了统一的国际影响力品牌标识[2]。这次公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报告(2012版)》,是按2011年度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和国际他引影响因子排序,计算公式为:综合排序序参量=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序号×2/3+国际他引影响因子序号×1/3,按照这个结果公布了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分别选自统计对象按CI正排序(并对奇异行为进行修正(JMI))的top5%和top10%(top10%是指top%5-10%之间的期刊,并未包含前top5%的期刊,下同)。本文以2012~2017年《年报》,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榜单[3~8]作为数据来源,探究近五年国内地学界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发展状况,并从宏观把握国内地学学科发展的现状和优劣势,并探究了地学期刊发展和学科发展之间微妙的关系。

1 地学类期刊2012-2017年总体入榜情况

作者统计了地球科学各学科期刊入榜情况,有个别期刊属交叉学科,则选择其在学科中排名更靠前的那个学科作为期刊的主要学科。由于地学类期刊,工科类比较多,所以在文章中, 在考虑期刊收录时,将SCI和EI均列在研究范围内,且以笔者成文时间为准,即在文章写成时间点,以前被收录,后来被撤销收录的视为没有被收录;或者以前没有被收录,现在被收录的,视为被收录;有些期刊既被SCI收录又被EI收录,则只计一次收录。在榜单的国际影响力的计算中,被引频次采用的是SCI引用,别的期刊引用均不计入,而年报中的影响力排名,则是选用了《年报》中各学科期刊综合他引影响因子排名前60%的期刊,以及博士论文和会议论文,不包括硕士论文。

根据年报的学科分类,本文所研究的地学期刊主要包括天文学(P1),测绘科学与技术(P2),地球物理学 (P3),大气科学(P4),地质学(P5),海洋科学(P7),自然地理学(P9),资源科学(P4,F3)。作者统计了国内地学期刊在2012~2017六年中,期刊的整体情况和在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评价中的表现,即中国国际品牌学术期刊名单的入选情况,结果如图1~3所示。

图1 地学类期刊2012~2017年总数和入选总体情况图2 2012~2017年地学类中文刊概况

图3 2012~2017年地学类英文刊概况

从图1-3可以看到,2012年到2017年,这六年内地学类期刊的总体发展状况和中英文分别的发展情况。五年内,地学期刊的总数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期刊总数分别为243,251,257,261,263,269,数量一直在增多,每年新增期刊数分别为8,6,4,2,6,增速一直在变慢。图2和3则分别展示了地学类中英文期刊数量的发展情况。中文期刊在过去五年内,新增期刊量,分别为3,1,2,0,8,由于中文刊的老刊基数大(六年中文刊总数分别为224,227,228,230,230,238),故新增数量在图上几乎看不出来,所以整体上看中文刊的数量比较稳定。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近六年英文刊的数量情况,英文刊总数分别为19,24,29,31,33,31,增长量分别为5,5,2,2,-2,增长量持续减少,且增长速度持续变慢。把中英刊放到一起比较,可以看出就数量上讲,中英文刊齐头并进,但是英文刊原本数量就很小,2012年只有中文刊的8.3%,到2017年发展到13%。从地学期刊这个角度可以窥见,在新创建期刊上国家的政策导向倾向于稳步增加,控制增速。中英文刊平衡发展,但是英文刊作为新兴的产物,相对中文刊刊数太少,仍有提升空间。

2012~2017年地学类入选期刊数分别是:77,76,75,80,80,77,基本呈现稳定状态,有轻微上下波动。把中英文刊分开来看,中文刊从2012~2017入选的期刊数分别是:63,57,53,56,54,50,数量整体上呈现递减的趋势,但2015年出现一个突跳;入选比例分别为28.1%,25.1%,23.2%,24.3%,23.5%,21%。英文刊近六年入选期刊数分别为:14,19,22,24,26,27,数量逐年持续上升;入选比例分别为:73.7%,79.1%,75.8%,77.4%,78.8%,87.1%,这说明近六年内,英文刊不仅数量在增多,而且期刊质量也在提高。

文章来源:《地学前缘》 网址: http://www.dxqyzz.cn/qikandaodu/2020/0916/346.html



上一篇:打造地学合作新平台 ——2018中国—东盟地学
下一篇:地学数据库建设方法研究

地学前缘投稿 | 地学前缘编辑部| 地学前缘版面费 | 地学前缘论文发表 | 地学前缘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地学前缘》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