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学前缘》栏目设置[09/07]
- · 《地学前缘》数据库收录[09/07]
- · 《地学前缘》收稿方向[09/07]
- · 《地学前缘》投稿方式[09/07]
- · 《地学前缘》征稿要求[09/07]
- · 《地学前缘》刊物宗旨[09/07]
【归纳整理】一条河流是怎样产生的?河流水系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深入剖析一下河流阶地的知识点。 -基本概念- 一、定义 因河谷底部的河流下切,而被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的地貌称为河流阶地。 图释 1 阶地面: 是原有河谷
深入剖析一下河流阶地的知识点。
-基本概念-
一、定义
因河谷底部的河流下切,而被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的地貌称为河流阶地。
图释
1 阶地面:
是原有河谷底部的露出遗留部分
2 阶地坡:
河流下切留下的痕迹
3 阶地前缘:
阶地面与该阶地坡的交界处
4 阶地后缘:
阶地面与上一级阶地坡的交界处
5 阶地高度:
阶地面与河流平水期水面的高差
(注:平水期水位指河流正常的、一年中最多的水位,洪水位是河流洪水期达到的最高水位。)
二、成因
「 外力作用 」
水流的侧蚀加宽了河道使得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就在河床发生沉积,在水底堆积满一层沉积物。后来由于气候变化、地壳抬升或者侵蚀基准面下降等因素使得水流的下切侵蚀力剧增,这层堆积物被水流切开形成阶地坡。水流继续往下侵蚀,两侧的堆积物就完全露出水面,高过洪水位,形成阶地面。然后河流继续重复侧蚀、堆积、下切侵蚀等过程,形成下一个阶地。
(侵蚀基准面是河流下切侵蚀到最低点的水平面,一般以海平面为主,局部地区以湖泊、河流汇水口、堤坝等基面为准。)
「 内力作用 」
地壳抬升使得该地区河流海拔突然升高,在侵蚀基准面没变的情况下,水流的下切侵蚀力就会剧增,导致阶地面露出、阶地坡形成。之后地壳间歇性地抬升,河流继续侵蚀堆积过程,就出现多级阶地。
(多级阶地以最新露出水面,即洪水位上第一级阶地为一级阶地,从下往上递增。一般来说,最上一级的阶地年代最老。)
2
-知识核心要点-
如何运用“河流阶地”的相关知识来解题,需要抓住以下三个核心要点:
一、确定洪水位
洪水期水位是一个重要界限,河流阶地的正式形成以阶地面高出洪水位为准。而洪水位之下部分为现代河床,正在发生进一步的堆积和侵蚀作用。
河漫滩平原是平水期或枯水期出露水面,洪水期埋入水面的河流堆积地貌,位于洪水位之下、枯水位之上,一般为河流阶地发育的初始阶段。
二、抓住地壳抬升的内力作用
地壳抬升会对河流阶地的形成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让已经发育的阶地面高出洪水位,成为新的河流阶地;二是使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加剧,制造出阶地坡,让阶地高度上升,也通过堆积作用促进新的阶地面发育。
三、推断侵蚀、沉积的外力运动过程
在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中,侵蚀和沉积的外力作用交互进行。流水沉积制造出阶地面和上面的堆积物,侵蚀在不断加宽阶地面、加深阶地坡,并最终使洪水位下降到阶地面之下。
-知识背后的考点-
理解了河流阶地的概念和形成过程,就知道在其背后其实隐藏着自然地理中关于外力作用与河流地貌的几大考点。需要我们重点掌握几种流水作用:侵蚀、搬运、堆积。
一、流水侵蚀
1.流水对岩石及其风化物进行破坏,常使其脱落,并离开原地。流水侵蚀作用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最为强烈。
2.我们需要掌握的是下切侵蚀和侧蚀。
下切侵蚀是垂直于地面向下的侵蚀。海拔越高水流的落差越大、落差越大流速就越快,侵蚀越强烈。下切侵蚀会加深河道,形成V型峡谷。
侧蚀作用是垂直于河岸往两侧的侵蚀。在河流的中游地区,当下切侵蚀力减弱时侧蚀会较为强烈。侧蚀可以加宽河道,形成U型峡谷。
二、流水搬运
流水移动被侵蚀掉的产物,为流水沉积作用提供大量物质。水流的搬运能力主要取决于流速,流速越快,搬运的物质越多,颗粒越粗大。
三、流水沉积
当水流流速减弱或遇到障碍物时,将被侵蚀并搬运过来的物质堆积下来。这种作用在河流的下游较为强烈,因为下游水流速度慢,河流无法再把沉积物带走。比如山前的冲积扇、冲积平原、中下游河道两侧的河漫滩平原,以及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平原。
实际河流地貌比教材里的河流地貌要复杂得多,高中地理教材里的河流地貌可以说科普的那几种都算不上,可能是孩子们不屑去理解把握,所以也就一知半解,加上现在的试题编撰也太多,各种复杂的教辅资料让畏难的孩子总不敢向前迈步。
文章来源:《地学前缘》 网址: http://www.dxqyzz.cn/zonghexinwen/2021/0210/405.html